膽道癌 |
免疫聯合化療
(PD-1/L1) |
膽囊癌和膽管癌 |
未接受過針對不能手術切除或轉移性膽道癌的系統治療
[輔助或新輔助在化療結束后> 6個月復發可以入組] |
鱗狀NSCLC |
免疫聯合化療
(PD-1/L1) |
局部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
一線含鉑化療期間或化療后(包括維持化療期間)出現疾病進展
不能耐受一線含鉑化療方案(接受至少完整一周期治療)的毒性,必須改換其他系統治療方案;3)根治切除術后,含鉑輔助化療后6月內疾病復發或進展; |
結直腸癌及其他晚期實體瘤 |
免疫
(PD-1/L1) |
1.結直腸癌及其他晚期實體瘤
2. dMMR/MSI-H |
標準治療失敗或不能耐受;或者無法接受或拒絕標準治療 |
外周T細胞淋巴瘤 |
免疫
(PD-1/L1) |
復發或難治性 PTCL 患者 |
接受過至少一次系統性全身治療失敗或不能耐受的和/或目前尚無有效標準治療 |
腺泡狀軟組織肉瘤 |
免疫
(PD-1/L1) |
復發或轉移或不可手術切除的腺泡狀軟組織肉瘤(ASPS)患者 |
無明確要求 |
NK/T細胞淋巴瘤 |
免疫
(PD-1/L1) |
復發或難治性結外自然殺傷細胞/T細胞淋巴瘤 |
經過以門冬酰胺酶為基礎的化療或放化療方案治療失敗的復發或難治性NKTL |
胃癌 |
抗PD-L1單抗 |
不能手術切除的局部進展期或轉移性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
HER-2陰性 |
既往未接受過針對局部進展期或轉移性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系統性抗腫瘤治療
[輔助或新輔助在化療結束后> 6個月復發可以入組] |
非小細胞肺癌 |
抗PD-L1+
抗CTLA4 |
IV期非小細胞肺癌
KRAS 突變:均可
KRAS野生型:無EGFR 突變、無ALK重排 |
既往未經過藥物治療
[輔助或新輔助在化療結束后> 12個月復發可以入組] |
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
抗PD-1單抗 |
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
經至少二線全身治療失敗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且滿足以下兩點中的一點:
a.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未達緩解或緩解后復發; b. 因化療未達緩解、年齡或其它因素而無法接受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 |
結直腸癌 |
抗EGFR單抗 |
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腫瘤組織RAS狀態為野生型,且未發現BRAF-V600E突變 |
既往未經過藥物治療
[研究開始前>12個月(含奧沙利鉑的化療)或>6個月(不含奧沙利鉑的化療)結束的輔助治療除外] |
結直腸癌 |
抗EGFR單抗 |
轉移性結直腸癌
RAS/BRAF野生型 |
受試者既往接受過標準化療方案(必須包含氟尿嘧啶類、奧沙利鉑、伊立替康)治療并失敗。
治療失敗的定義為:治療過程中或末次治療后的3個月內出現疾病進展或毒副作用不可耐受 |
成熟B細胞淋巴瘤 |
化學小分子抑制劑(syk抑制劑) |
成熟B細胞腫瘤患者 |
標準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標準治療,無法接受或者不存在標準治療 |
惰性B細胞淋巴瘤 |
化學小分子抑制劑(PI3K) |
復發難治性惰性B細胞惡性血液腫瘤患者 |
既往接受至少1線充分的治療(至少2個療程) |
非小細胞肺癌 |
化學小分子抑制劑(EGFR-TK) |
1 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2 有EGFR基因突變;3 T790M |
既往接受過第一、二代EGFR-TKI持續治療后有疾病進展的影像學依據;除此以外,可接受過其他線治療(化療僅限一線); |
胰腺神經內分泌瘤 |
化學多靶點小分子抑制劑(VEGFR1、2、3及FGFR激酶) |
低、中級別(G1或G2)晚期胰腺神經內分泌瘤(PNET)患者 |
既往接受≤2種系統抗腫瘤藥物治療 |
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 |
化學多靶點小分子抑制劑(VEGFR1、2、3及FGFR激酶) |
低、中級別(G1或G2)晚期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PNET)患者 |
既往接受≤2種系統抗腫瘤藥物治療 |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 |
靶向治療
(CD20) |
CD20陽性DLBCL患者 |
既往未經藥物治療 |
乳腺癌 |
靶向+化療
(HRE-2) |
1.不適用手術/放療的局部復發性疾病或轉移性疾??;2.存在使用含多西他賽治療方案指征;3.HER-2陽性 |
既往未接受過針對轉移性疾病的全身性化療或靶向藥物治療,復發性或 轉移性靶病灶未接受過放療;
[既往新輔助/輔助治療需在診斷疾病復發/轉移前結束至少12 個月] |